驿城区:让“小微权力”看得见、能监督
“以前低保审核把关不严,公开公示不够,群众意见很大。现在‘小微权力’清单在手,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清清楚楚,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办事意识强了,群众对我们更满意、更信任了。”驿城区橡林街道民生社区支部书记朱法成表示。
近年来,驿城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推动“小微权力”进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
紧盯“小微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对乡镇、街道站所负责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权力事项进行梳理、摸排,制定完善“个性化”“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对重大事项处置、资金管理、阳光公开、组织换届、党务管理、综合治理、民政事务管理、计划生育服务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明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时限要求和监督方式等,规范村级组织运行和基层干部履职用权,切实加强对村级事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在“驿城清风”微信、微博、短信等平台定期推送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栏、文化墙、村级大喇叭、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营造人人都是“小微权力”监督员的良好氛围。
“有了权力清单,群众监督更加精准,我们干事更有底气,现在‘小微权力’清单就是基层干部的‘掌中宝’。”人民街道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白君慧表示。
为了保障“小微权力”按照清单、流程规范运行,区纪委监委整合区乡村三级纪检监察力量,攥指成拳、抱团作战,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强化对扶贫领域、农村“三资”管理、惠民补贴发放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核心环节的日常监管,严防党员干部在权力运行过程中违规操作、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廉情监督员“探头”“前哨”作用,紧盯党务政务公开、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常态化、近距离日常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形成问题台账,及时向乡镇纪委报告,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现在,小到一支笔、一张纸,大到建房、修路,全部在村委会进行公示。”水屯镇乔庄村廉情监督员石霞表示,“‘小微权力’进清单,有效防止党员干部‘任性’用权,切实规范基层权力运行。”
如今,“小抓手”发挥了大作用,群众“按图办事”,干部“照单用权”,各项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既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又让基层干部履职尽责、清廉为民,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驿城区纪委监委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