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清廉村居绘就基层治理“廉底色”
“一幅幅、‘清廉文化墙’,一条条‘廉洁文化长廊’,一个个‘廉洁文化展板’,不仅美化了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 ‘清廉活力’。”西平县杨庄乡纪委书记赵迎辉高兴地说道。
一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文化引领,把“清廉文化”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通过拓展清廉文化阵地、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建强基层监督队伍等措施,激发清廉村居活力,擦亮清廉“底色”,赋能基层治理。
“清风”徐徐入村居,传万家、润民心。该县注重把廉洁文化与本土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挖掘本土资源中的廉洁元素,不断厚植清廉文化的思想土壤和群众基础。杨庄乡结合仪封第一个党支部、合水围歼战等本地现有红色资源,打造独具一格的廉政宣传教育室、警示教育室;以绿茶、红茶、黑茶三道清茶为载体,以谈话为媒介、以廉政为主旨、以提醒教育为目的,建设清风茶室;嫘祖镇董桥村依托董桥遗迹和嫘祖文化,打造农村清廉文化品牌;簸箕张村依托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亮点村优势,创建别具一格的农村清廉文化品牌,将廉洁文化与广场景观相融合,与群众休闲娱乐相融合,建成廉政宣传文化长廊,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在润物无声中弘扬廉洁理念。
目前,全县共建成廉政文化广场30多个,廉政文化墙68个,廉政文化宣传栏160余个,廉政文化活动室35个,挂牌廉政教育基地2个。
为管住基层“微权力”、治理基层“微腐败”,该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指导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绘制出包括村务事项、“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方面在内的“小微权力”清单流程图,
明确每项“小微权力”事项的名称、责任主体、操作流程及运行过程,运用村务公开栏、“互联网+监督”等平台,推进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制度化,让政策全面公开、干部照图用权、群众全程监督,确保监督触角直达“神经末梢”。
同时,建立“乡镇(街道)纪(工)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模式,充分发挥廉情监督员“纽带”作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村级“三务”“三资管理”及干部作风在监督下开展,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使“小微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牢牢把住乡村振兴“清廉关”,竖起“廉洁村居”纪律屏障。
“清廉村居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不断织密监督网络,继续强化对村‘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清廉村居建设特色做法,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西平县纪委监委 郭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