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移风易俗清风来 乡村振兴行致远
“现在村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有一些不再使用的老物件,如旧农具、织布机等,放在家里占地方,捐赠给村里,打造了记忆博物馆,引导村民们养成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幸福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西平县嫘祖镇董桥村党支部书记焦永超高兴地说。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能定位,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推动乡村振兴的破题点,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全县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为持续推动移风多俗工作,县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通过明察暗访、处理群众举报、重点抽查、驻点督查等方式开展检查,以党员干部为整治重点,聚焦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借机敛财、攀比炫富、铺张浪费和单位履行监管职责不力等问题,强化监督、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从严信号,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督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贯彻,重拳出击,严刹“四风”,让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好。
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是惠及千家、福泽万户的民生好事,更是引领和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的社会大事。县纪委监委督促宣传部门(文明办)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净化农村思想文化环境。并督促民政、农业农村部门梳理查找本地群众反映强烈的歪风陋习,紧盯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特别是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因地制宜选取 “小切口”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以点带面”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时代新风。
此外,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智能广播、云上西平APP、“清风西平”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深入宣传推进移风易俗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宣传报道典型做法,工作成果120多次,开展巡回或线上宣讲移风易俗162次,发放《西平县提倡婚事新办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2万份,建立移风易俗微信群387个、利用乡镇微信公众号,推送移风易俗文字、图片、微视频累计已近1万次,在全县各村共建立宣传栏412处、绘制文化墙462面、各类文艺宣传140多场,“集中宣传一条街”38处,深入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宣传全覆盖。做好反面曝光,及时梳理反面典型案例,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已向社会面曝光21次,扩大覆盖面,增强震慑力。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从解决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入手,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切实提高监督质效,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实,助推乡风文明向好向善,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平县纪委监委 郭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