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情怀
共产党人的情怀
——读《十个共产党员》有感
这本书薄,不足200页。这本书又实在太厚,需要我一生去读。这本书是穆青的《十个共产党员》。
这本书从2003年我入党开始陪伴我,至今算来16个春秋,我的党龄也已16岁。16年来,每每读起这本书就热血澎湃,一段段奋斗的岁月绘出背景,共产党人的形象格外清晰真实。我感受得到十个共产党人与人民一致的呼吸,感受得到他们的心跳应和着中华江河的浪涛。
忘不了梁雷,为了民族的复兴,他满身重伤,手握打空的盒子枪,怒目圆睁,视死如归。日本鬼子一顿刺刀把他活活刺死,又用马刀砍下他的头颅悬在城门。他牺牲时25岁。他的话语常响耳边:“亡国奴不如丧家犬!”忘不了王进喜,为了民族的复兴,把个人置之度外,成日成夜地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啃几口冻窝窝头,困了倒在排好的钻杆上,头枕钻头算休息。他说:“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忘不了焦裕禄,为了人民的幸福,带领兰考同“三害”顽强斗争。风雪中一整天,不烤群众一把火,不喝群众一口水,走遍9个村子,访问几十户困难户。他走进柴门对一双无儿无女的老人说:“我是您的儿子。”一句话道出了共产党人的心声。忘不了孙钊,为了人民的幸福,去世时双手凝着乌紫的血痕,断指还在发炎。他没有给子孙留下遗产,只给拍石头乡上万人的子孙留下了一片又一片崭新的山河。
还有边区模范赵占魁、红旗渠英雄任羊成、植树的“老坚决”潘从正、老支书阎建章、牢记总理嘱托的吴吉昌和筑路造田的郑永和。整整十个,又不止十个。书中他们感人的故事里无不映射着共产党人光辉。
书中作者穆青说:“我深感岁月的更替,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关键还在于他是否有一颗为人民奉献的丹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十个共产党人就具有为民族为人民的无限情怀。
只要生命尚在,这本书我就会一直读下去。我会永远向书中的他们学习,在时代面前做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向前向前,无愧于民族和人民。(西平县纪委监委 孙秋鹏)
【原文赏析】
《十个共产党员·潘从正墓碑》原文
潘从正墓碑
长眠在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名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
他在世87年,却有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里培育苗圃植树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送命;病了,他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
他千辛万苦栽培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并没有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
此处原先有棵老柿树,年年都挂果,纵是压弯了腰也硬撑着。他常夸这老柿树不偷懒,说人生也是一棵树,也应该多结果。老柿树移栽到别处后,他对家人说:“我死了就埋在这里。”
如今,他的遗愿实现了。经他培育的树苗已经绿满宁陵大地,4里长的防风林已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多亩风沙地也已变成良田。
他年复一年地把自己的岁月刻进了树木的年轮,用满头的白发换来了大地的锦绣。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他生命常青的丰碑……
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