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清风文苑

春天的感动

发布时间:2020-04-05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2020这个春天,注定要载入史册。在这个本应该热闹的时候,武汉上空却响起警报,突然爆发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迅速蔓延。引发国人担忧,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疫情就是命令,党中央迅速发布动员令,全国立即响应。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灾难面前,更显担当、责任。

  从上到下,从专家到老百姓,他们的逆行,他们的背影,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大善。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老人,当疫情暴发的关键时候,他脚步匆匆,北上而行,亲赴一线,指导抗击。他的一张背靠座位休息的照片成为经典,令人感动。

  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在非典时期就立下战功,如今她又冲锋在前指挥战斗,指导抗击病毒,是她建议武汉封城,切断传播途径,阻击疫情向外输出,为打赢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起了决定性作用。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最早发现并积极进行抗击的医生,2018年他得了渐冻症,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是在疫情面前他一刻也不增停歇,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他们夫妻两个都战斗在第一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纷纷请战,奔赴武汉,到达抗击疫情一线,他们抗击疫情,挽救生命,逆向而行,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先锋是导引大众走上正道大道的光明,指引着大众前行。灾难面前危急关头,总有些人愿意挺身而出,甚至献出生命。

  钟南山、李丽娟是国家的菁英,是专家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为抗击疫情进行科学指导、正确研判,为打赢这场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无疑是民族的脊梁,国家危难关头他们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他们吃得起英雄,说他们是民族英雄也不为过。

  还有一些小人物在危难关头的表现更令人感动。

  浙江一位83岁的拾荒老人,把一万多元交给了派出所并留下字条。字条写着:国家有困难,我要出分力,如果要留下名字就写知恩者。一个拾荒者拿出一万多元。我们想象可以出,一万多元对于一个拾荒者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万多元和一个拾荒者放一起,这里本身就是感动。一万多元在有钱人眼中手中,它确实不是什么,但是对于一个拾荒者,他要拾多少破烂,他要多长时间才能积攒下这么多钱。

  记得08年大地震,一位颇有名气的人说过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我捐一块钱就不少。也许他说这句话有一定的背景,但是与这位拾荒者站在一起,你还好意思说出口吗?

  1月31日,山东日照一位环卫工人走进西湖派出所,放下一万二千元转身就走,字条上写着,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加一点油,我的一点心意。还有许多许多这些事情,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无名,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大善大爱令人感动。是的,捐款无论多少都值得称赞,可他们是拾荒者,是环卫工人,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他们的收入也仅仅是能够维持生计,可是在国家危难关头,他们毫不迟疑,一片赤诚。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人间就是这样,有好的一面,就有恶的一面,也有一些人的行为令人不齿,令人愤怒。

  他们也在逆行,他们逆大众而行,逆正义而行,灾难面前他们把他们的丑陋他们的自私和恶暴露无遗。这些人随心所欲,自私丑陋,实在是可恼可恶可恨。

  灿烂星空谁是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灾难是自然或者是上天对人类的考验,或者是警告。它时不时提醒人类要善待自然,善待地球,善待我们的家园。人类几万年也许就是在这样一个个灾难面前发展到今天。

  有人说,这个世界人情冷漠,可是总有些人愿意成为一道光芒,照亮人们,温暖我们。

  冬天一定会过去,春天也一定会如期而至。 (遂平县纪委监委 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