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巡视巡察 -> 综合情况

找准市县巡察与乡村振兴契合点

发布时间:2019-06-0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河南各级巡察机构紧盯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找准市县巡察与乡村振兴契合点


  孟夏时节的中原大地,麦浪滚滚、生机勃勃。在河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波在田间地头、山间村落,有的实地察看,有的查阅资料……他们是被群众称为“乡村振兴先锋督战队”的巡察组成员。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河南牢记总书记嘱托,着力找准市县巡察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紧握利剑,直插基层,找“病灶”、开“药方”,把管党治党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努力答好时代命题。

  聚焦群众反映突出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好好的地荒着种不了,看着让人心疼呀。”今年4月,南阳市西峡县委巡察组成员在田关镇黄岈子村和村民们拉家常时,一位年长的村民痛心地说。

  群众反映,2016年,该村有6户村民将土地租给他人建养鸡场,后因手续问题搁浅,承租方失联,村民不但没拿到租金,地也种不了了。巡察组通过走访,发现问题属实,立即反映给有关单位,督促村“两委”协商解决办法。该村随即召开会议,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达成一致意见:由村“两委”租用大型机械设备,对被圈占土地上的混凝土圈梁进行拆除,租金问题走法律途径予以追讨。5月5日,被圈占的11.2亩农田已全部恢复原貌。

  在乡村,水电气路、环境卫生,一件件具体的事连着民心,关乎政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解决,乡村振兴就难以顺利实现。河南各级巡察机构紧盯脱贫攻坚领域截留挪用、与民争利问题,农地非农化背后的利益输送问题,村霸、宗族势力、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祸害百姓问题,同时,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纳入巡察监督内容,细化为一项项具体精准的“体检指标”。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河南省委巡视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巡察方式上,该省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制定巡察方法,把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提级巡察、机动巡察相结合,打出一套“组合拳”。

  聚焦民生事项巡深察透,督促相关部门立行立改

  “凭啥别的村比我们村便宜1分钱?”辉县市委巡察组在巡察洪洲乡新乡庄村时听到群众反映,该村浇地的电价和其他村不一样,虽然每度电的差价只有1分钱,巡察组还是决定深入了解。

  经过调查核实,该村共有浇地机井12眼,其中10眼由村干部刘某负责,刘某在收缴浇地电费过程中,觉得找零不方便,便将电价由每度0.482元私自调整为0.5元。

  为解开群众心中的“疙瘩”,巡察组连夜与村“两委”班子座谈,要求7日内整改到位,并将浇地电费的收支纳入村级财务管理。“你们真不是走过场的”“这事这么多年都没人管,你们真给办了”……问题解决后,村民们对巡察组竖起了大拇指。

  苍蝇乱飞,其害如虎。在河南,各级巡察机构紧盯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制定问题清单。同时,督促各级部门狠抓整改,对反映具体、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直查直办,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立行立改。就这样,一个个问题被发现,一件件实事立竿见影:鹤壁市山城区幸福花园北侧年久失修的公厕不再污水横流;林州市任村镇桑耳庄村走不了马车的三尺巷如今已是大道宽;巩义市新中村停水两个月的问题已彻底解决……

  截至目前,河南省175个市县累计延伸巡察村、社区党组织9193个,发现各类问题5万余个,立行立改事项7822个,移交问题线索5610个,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3618个,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

  聚焦基层党组织,以组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刚走进周口市淮阳县安岭镇垮陈村,就听见有村民高兴地说,“现在垮陈村变成‘夸陈村’了!多亏了巡察组!”

  垮陈村的变化得从一年多前说起。当时的垮陈村是名符其实的“垮村”:班子垮了,村党支部22年没有齐备过;干部垮了,多名村干部先后因贪腐问题被立案审查;风气垮了,村内派系林立,相互缠斗,上访成了“家常饭”,邻里关系成了“一锅粥”。

  “‘赖八国’曾经因违法受过刑事处罚,现在竟然成了村里的负责人。”淮阳市委巡察组顺着这一条线索,深入走访、调阅资料、比对信息,发现该村负责人张某某(外号“赖八国”)作风霸道、动辄威胁其他干部,同时还存在违规套取退伍伤残补贴等问题。巡察组立即将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巡察结束前,县纪委监委就查清了张某某的违纪违法问题,并将该案移送至司法机关处理。

  召开党员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严格按程序推选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帮扶“结对子”“家风民风社风”大评比……短短半年,垮陈村变了样,党组织变强了,干群关系变好了,党员干部和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河南省根据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集中行动,着力整治“空壳”村支部、“不倒翁”支书、“候鸟型”党员。2018年,全省5万余个村、社区完成换届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728个。

  河南省巡视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说:“巡察延伸到村居既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问题,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6月7日03版,记者:张红艳,通讯员:毛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