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本地要闻

清风时评 | 风清气正涵养节日本味

发布时间:2025-09-29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佳节将至,阖家团圆、走亲访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然而,节假日也是人情往来的密集期,容易成为“四风”问题和腐败现象的“高发窗口”。从一盒月饼、一瓶酒水到一张购物卡,看似寻常的节礼背后,可能暗藏着利益输送的玄机。因此,强调“廉洁过佳节”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更是守护节日本真、涵养社会清风的必然之举。

节日腐败的隐蔽性与顽固性,决定了廉洁防线必须时刻绷紧。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明目张胆的公款送礼、违规吃喝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变异”的节日腐败仍需警惕。有的以“职工福利”为名违规发放津补贴,有的通过快递物流“隔空”寄送贵重礼品,有的将宴请转移至私人会所、“农家乐”等隐蔽场所,还有的借节日“人情往来”之名行利益勾兑之实。这些行为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是将节日异化为权力寻租的“遮羞布”,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也污染了节日的文化氛围。

廉洁过佳节,核心在于守住“纪律红线”与“道德底线”的统一。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节日期间更要时刻牢记“身份”,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福利等行为要严肃查处,这为廉洁过节划出了清晰的“高压线”。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节点”就是“考点”,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通报曝光等方式强化监督,形成了“不敢腐”的强大震慑。但仅靠外部监督还不够,党员干部更要内心自省,清醒认识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能因“小节无碍”而放松警惕,更不能以“下不为例”而自我纵容。唯有将廉洁自律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在节日的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

廉洁过佳节,更要回归节日的文化本真与情感温度。节日的意义,在于家人团聚的温馨、朋友相见的真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非物质上的攀比与利益上的算计。一句真挚的祝福、一次贴心的陪伴,远比昂贵的礼品更能传递节日的温情。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倡导“廉洁文化进家庭”,通过开展“廉洁家书”“廉情寄语”“清风家访”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当好“廉洁守门员”,共同筑起家庭廉洁防线。这种将廉洁要求与家庭美德相结合的做法,既让节日充满了“人情味”,也让廉洁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风清气正方能欢度佳节,崇廉尚俭才是节日真谛。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醒,提前敲响廉洁警钟;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深化监督执纪问责,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做到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让节日回归团圆、祥和、廉洁的本真。同时,全社会也应共同营造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社会风尚,让每个节日都能在清风正气中传递温暖与希望。

佳节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也是涵养新风的“契机”。让我们以廉洁为笔、以清风为墨,共同书写一个风清气正、温馨祥和的佳节篇章。(西平县纪委监委 闫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