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要“在线” 方能履好职
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是否“在线”,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保持在线状态,也是必须做到的。不过,随着转作风成为“新常态”,一些党员干部“不在状态”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没了工作劲头,松松垮垮、拖拖沓沓、不思作为;一些人放松工作要求,大事小办、急事缓办、推诿扯皮;一些人丧失工作激情,得过且过、草率敷衍、消极懈怠……于是,本该完成的工作搁浅了,本该达到的标准降低了。老百姓说,“脸好看了,事不办了”。这样的不在状态,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转作风的正面效应,更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云亦云,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在状态”虽谈不上违法乱纪,却有涣散作风、松弛纪律之弊。或抱着“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平和”心态当“老好人”,或照着上级依样画葫芦、“踢一脚动一下”地开展工作,或遇着矛盾就绕,碰着问题就靠地稳坐“太平官”,这样的“不在状态”虽是个例,但不容小觑。
每个职位,都是一副担子;每个职务,都是一份责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克服庸懒散习气,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视学习为安身立命之本,不落伍、不落俗、不落后,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本着对历史、对实践、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持谋划在先、扎实干事、成效导向,把口头所讲、纸上所写,付诸行动、一抓到底。
说到底,“在状态”就是要多想想工作中该干什么、怎么干,多学习,多研究,多总结,善于结合具体工作,对照实际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同时也要立足岗位职责,把工作当成追求,以敢于担当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定力、奋发有为的进取,勇担当、善担当,真正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另外,党员干部当对照民心民声,积极查摆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切实从群众“最怨、最恨、最急、最盼”的事情抓起,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不忘初心、慎言笃行,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状态”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前提,也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形象展示。好精神、好状态,才有好形象、好姿态,才能适应新常态、提升新境界、迎接新挑战。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当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为政之德,也应是领导干部最该保持的精神状态。(平舆县纪委监委 胡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