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底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关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惩治腐败的的决心越来越大,《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越来越健全。
增强群众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是保证廉洁、预防腐败的一道牢固防线。我们要自觉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秉权公正、掌权为民。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不断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准则,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增强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腐败问题往往都是从思想松懈开始,一旦思想防线垮掉,贪婪的欲望就会如决堤之水纷涌而来,如果我们的自律意识不强,对小问题总是不在乎,任其发展,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要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就像古人所说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增强监督意识,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要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接受监督,不把监督流于形式。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监督,就不能及时发现自身言行存在的问题,最终会在纪律和法律面前追悔莫及。只有充分营造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良好氛围,才能在他人和群众口中听到真话实话,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因一时的赞美而迷失方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经得住金钱与物质的考验,不越红线、不触底线,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实事、干好事。(泌阳县纪委监委 曹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