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涵养廉洁品行 扛起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3-07-31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当代青少年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崇高使命,要牢牢把握人生航向,坚定信念,增强本领,经历风雨,茁壮成长,做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准备。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不解的精神动力。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中华民族的浩瀚历史,就是一部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司马迁言“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岳飞道“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文天祥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立下了“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的誓言,陈毅发出了“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号令,著名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用生命和热血为爱国主义写下了深厚持久的注脚。

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从年少时就要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在电影《八佰》中,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浴血奋战,像黑夜中那束光,唤醒了大家藏在灵魂深处的集体意识与家国情怀,让人们真正意识到,在各种身份标签之外,大家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国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要记住:家国情怀,是对自己祖国的赤子之心,是一种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你成绩多么优秀,一旦丢掉家国情怀,就等于脱下了中华民族的外衣,就等于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家庭为你痛苦,亲人为你掩面,母校为你蒙羞。

增强本领,提升素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秀品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同学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继承中华民族好学上进的优良传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以勤奋学习为青春远航增添动力,以增长本领为青春搏击储备能量。要在学习知识中成长成才,宋朝理学家朱熹曾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勤奋用功。在四中的课堂上,你若勤学,便是学霸;你若不学,真的会挂。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在与“学霸”和“大咖”的切磋中不断提升自我,成绩好的,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空间大的,要继续努力迎头赶上。“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同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学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漫长旅行,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领略沿途美景、到达光辉彼岸。要常怀“赶考”心态,做到“不停学、学不停”,形成强大的可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做“厚积薄发、自信挥毫”的赶考者,把自己磨砺成锋利的宝剑,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成就未来。要在厚植底蕴中塑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塑造精神的家园。“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鱼龙混杂的信息,愈演愈烈的竞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内在理性、崇高追求和乐观精神。要在奋斗奋进中淬炼自我,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中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些峻极挺拔的参天大树必然经受了更多的风霜和雨雪,那些攀登更高、行走更远的人们必然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和汗水,那些开在大漠里的马兰花必然拥有最深厚的根基、最顽强的毅力。前进的道路上总是会有挑战和困难的,国家如此,单位和个人亦是如此,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面对它、克服它、跨越它。

端正品德,遵守法纪。士有百行,以德为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蓄势阶段,既要注重增长才干,又要注重陶冶情操,从一开始就要注重修身律己,涵养正气,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作为青少年学生,守规矩、守底线是基础,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而要在修身做人上有更高的追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的要求,按照“行仰浩气,学驰天下”校训的要求,切实强化自我塑造,不断陶冶道德情操,从年少时就把修身做人的高标准树立起来。(驿城区纪委监委 王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