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廉洁自律从“拒收”做起

发布时间:2022-08-26 来源:县市区纪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皎皎而无暇,自古以来就是纯洁的象征。曾几何时,简简单单象征着团聚圆满的月饼竟被打上了“天价”的标签,以至于需要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对“天价”月饼实行重点监管。应该看到,华而不实的“天价”月饼往往“吃的不买,买的不吃”,背后往往存在腐败隐患。尤其此时临近中秋佳节,全体党员干部更应该从理想信念、党性原则、人品官德上入手,补好精神之“钙”,打造“金刚不坏之身”,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控制住欲望,守得住根本。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经受“糖衣炮弹”的考验,要先从拒收一盒盒普普通通的月饼开始。正所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节日收礼常常是迈向贪腐、走向监狱的第一步。再加上很多觊觎官员手中的权力者,往往怀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态来“围猎”官员,如果对送上门来的“天价”月饼收之不拒,廉洁的堤防就会一溃千里,到头来只有一个结局——以权谋私、违纪违法,走向覆灭。

战国时鲁相公孙仪好吃鱼,大家争相给他买鱼,但公孙仪全部拒之。他的弟子问道:“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公孙仪答道:“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保禄,终身食鱼。”一贪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党员干部在节假日之际,能不能做到洁身自好,自觉拒收礼物,是守住廉洁自律底线的关键。只有坚守信念、坚守清廉,才能握好权力“方向盘”,系好纪律“安全带”,行好人生“自由路”,管好自己的人,始终做到廉洁自律。

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到自己廉洁自律,还要做好廉洁自律的家风教育。东晋名将陶侃,曾在浔阳做“鱼梁吏”。一次,他的部下送其一坛糟鱼,陶侃捎给母亲。陶母问清鱼的来历后,把坛子封好,叫人带回,并附信责之:“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母亲帮子控制欲望,使陶侃愧之,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实是清白为官的第一道屏障。而且,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更关乎党风政风,关乎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天价”月饼问题的根本,是要拒绝奢靡浪费之风,让月饼回归美食和佳节的本源,切实倡导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全体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常怀律己之心,不为名利所诱、不为金钱所动、不为腐化所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要紧盯“四风”老问题、新动向,密切关注隐形变异问题,严肃纠治“天价”月饼里可能存在的不正之风,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把廉洁自律放在首位,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时刻紧绷廉政弦,才能让节日回归本真,过一个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中秋、国庆双节。(泌阳县泌水街道纪工委 邓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