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驰而不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31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拦路虎”,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是迈向新的“赶考路”,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渝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迫切要求。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非是一颗新“毒瘤”,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各种改头换面的形式粉墨登场。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以“文山会海”推进工作开展,用“过度留痕”与检查调研评比彰显工作成效。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从“管卡压”到“推绕拖”……看似新表现,实则老毛病。不管是只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还是奖状一屋子工作老样子;不论是制定文件照搬照抄,还是宁愿不做事只求不出事的工作态度,这一系列问题暴露出部分党员干部扭曲的价值观与权力观,不仅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是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有损党的形象与政府公信力。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长期存在的沉疴旧疾,屡禁不止,归根结底是对权力的认知、配置、运行、监督出现了问题。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工作岗位是自己通过考试竞聘上的,权力是单位领导给的,习惯了做面对群众高高在上、面对上级全心全意服务的“官老爷”,忘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员干部只是人民授权处理国家事务的服务者。在权力配置时,由于分工太细、机构臃肿造成协调调度难度大,责任层层下移,但事、权颠倒,导致群众办事时能接触到的管不了事,能管事的又接触不到,基层无法从根本上为群众解决权力配置范围之外的问题,疲于应付推诿搞形式。加之在权力运行时民主集中制没有被正确充分贯彻,群众路线被漠视,在流于形式的会议上决策研讨与领导干部的权力地位挂钩,继而通过行政手段落实。而当前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主要还是内部监督,容易流于形式,最后变成内部“遮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需要驰而不息去纠治。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想信念,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补足精神之钙,把牢思想之舵;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人民服务。优化权力配置,坚持集体决策,防止“一言堂”、“一霸手”;落实分工负责原则从而强化权力制衡,适当分解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贯彻民主集中制,“一把手”末位表态。健全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将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增强监督合力,让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问题无所遁形,坚定不移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泌阳县纪委监委 石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