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织对我的及时提醒,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我将以此次谈话为契机,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近日,在接受县纪委监委谈话提醒时,一名党员干部态度诚恳地说道。
近年来,遂平县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把用好“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重点聚焦群众关切,做细做实日常监督,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县纪委监委紧盯民生领域、乡村振兴、营商环境、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通过督查督办、专项整治、列席会议、听取汇报等监督方式,将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贯通协同,对发现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综合运用约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帮助厘清问题,找出“病因”,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管好“绝大多数”,确保抓牢“关键少数”。县纪委监委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第一种形态”作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手段,结合日常监督、信访核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等情况,对发现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个别廉政谈话,强化日常教育提醒,让党员领导干部时刻感受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自觉置身于监督的阳光下履职尽责。
同时紧盯重点岗位、重点部门、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及传统节日,定期对通过日常监督、巡察等所收集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报告,做好台账登记。加大跟踪问效力度,对受到第一种形态处理的党员干部和问题开展“回头看”或回访,防止出现“一谈了之”“一函了之”的情况。
“小病不治,终成大患。对自律不严、触碰党纪法规底线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及时拉一把,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把‘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挽救党员干部,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遂平县纪委监委 张海深)